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人物访谈

  红色史迹  |  日寇罪行  |  革命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 红色史迹
红色史迹
张功水义养川军重伤员
发布时间: 2015-03-11   浏览次数:24897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申福忠

1938年正月十八那晚,死守东阳关的川军47178师被在汉奸高成祖带领下夺取了北面侧翼阵地的日军108师团前后夹攻,败退下来。不了解地形的川军,分散后撤,又在撤退过程中被日寇追击聚歼,死伤大半。

正月十九那天早晨,下村的张功水和父亲在村北靠近中街垙的逃反窑里躲了一晚,天色微明时,父子俩走出逃反窑,计划回村里看看动静,捎带拿上些吃的东西,好做长期逃反准备。刚从沟里翻上村北垙,忽然看到前面地堰根有一堆灰蒙蒙的东西,好奇的张功水三蹦两跳来到地堰,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身穿军装的军人,身上遍体是伤,蜷缩在那里一动不动。惊异未定的张功水低声叫着:“大呀,快来看,是个受伤的兵。”他父亲也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跟前,俯身用手一摸说道:“还有气儿。肯定是在东阳关退下来的川军战士。”

一听说是川军,已经十七岁的张功水满脑子的崇敬,因为那些天隆隆的炮声中,人们纷纷传颂着川军死守东阳关的消息。那些装备低劣,身穿单衣,纪律严明的川军形象已在他的脑子里占定了位置。他和父亲交换了一下眼色,父亲肯定地点点头,他便弯腰把那个伤员扶起来,在父亲的帮助下,背在脊背上,小心地朝自家的逃反窑里走去。

回到逃反窑里,他轻轻地把伤员放在铺就的杆草上平躺下来,烧了些开水擦洗干净他身上的伤口,发现他的腿上、腰里、肩膀上十几处伤口,虽然伤得比较重,却幸好没有伤着内脏,只是失血过多昏了过去。看到伤员并无大碍,张功水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又熬了些米汤,扶起伤员,父子俩慢慢地把米汤灌了下去。一会儿,那个伤员哼出了声,慢慢地苏醒过来。

伤员的命是救下了,可以后呢?看那阵势伤口一时半会儿肯定好不了。张功水和父亲合计着,他肯定地说:“救人救到底,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父亲毕竟多吃了几年的咸盐,叹了口气说:“救人是应该,可你想过有多难吗?”父亲圈着指头诉说着其中的难点:其一是当前的环境险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县城,离村只有三四里地,每天在东门口打着锣,喊着“皇军已经进驻县城,窝藏川军者抓住一个血洗全村。”村里听得真真切切。这些豺狼一样的东西,不招惹他还要杀人放火,如果让他们知道我家还藏着一个川军伤号,不但我们全家难保,还会连累全村人。二是吃的没有。咱全家四口人,就凭租种中街家的那五亩地生活,好年景还可勉强度日,一遇歉收年,自己还没得吃,靠什么养活他?还有,他这枪伤光靠自己长好肯定不行,离不了要请医抓药,钱呢?你奶奶得的是伤寒,还没钱医治,哪有钱给他看病?并且一说枪伤,谁不知是打日本人的伤兵,谁敢给他看病开药!同时这不是自我暴露吗?父亲像是在自言自语,又是在和他交流。

张功水见父亲面有难色,深怕他把伤兵送出去。便着急地说:“难处是有难处,可不管怎么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呀!”父亲看到他着急的样子,苦笑了一下,右手握成拳头,重重地砸在左手掌上,坚定地说:“好吧,既然我们遇到了他,那就是有缘。只恨这日本鬼,不管想什么办法,我们也要把他的伤养好。”见父亲下了决心,张功水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那天以后,父亲给全家人开了会,告诫大家一定要保密,实在避不开的亲戚,坚决不准往外说。能避开的尽量避开,不能让外人知道。从此以后,他们三天两头地换着藏身的地方,深更半夜转移他的住处。吃喝缺乏,就凑合着,该稠的稀点,该干的汤点。大家互相忍让着,哪怕自己少吃点,也要让伤兵吃饱。伤兵大腿受伤连站站不起来,风火也送不了,还得张功水每天端屎端尿地侍候着。起初还行,时间长了免不了心里窝火。每逢这时,父亲就鼓励他,并要弟兄们互相轮换着侍候。

在全家的用心照料下,一个多月后,伤兵的精神头渐渐好了起来,慢慢地双方讲话也能听懂了,他告诉张功水,他叫王义廷,是四川宜宾县人,原先在家里学木匠,为了养家糊口,才当兵吃粮。哪知道才当上兵,就遇到出川抗日。在东阳关他看到了太行山人民的抗日热情,决心和鬼子战斗到底。谁知道初上战场就打了败仗,还负了重伤。要不是遇上你们这样的好心人,连命都丢了。张功水说:“在这战乱时期,我们能相遇也是缘分,大家都是为了抗日,你还为此挂了彩,流了血,我们受点累也是应该的,就不要客气了。”

渐渐地天气热了起来,伤兵的伤口感染化脓了,还伴有发烧现象。这可难住了张功水。缺医少药不说,这枪伤怎么说得出口呀!眼看着伤口一天天溃烂,着急的他只得硬着头皮到北泉寨找韩有田医生,那天晚上,他怀揣家里仅有的几块钱,悄悄地敲开了韩家的大门,试探着将病情给韩医生说了一遍,韩医生听后一声也没多问,便开方抓药,并交代清楚用法用量。张功水拿上药千恩万谢返回家里,遵医嘱给伤兵熬好药内服外敷。好在韩医生的药对症,几付药下去,竟然大有好转。他又跑了几次北泉寨,和韩医生说好医药费暂时欠着,秋后一总算账。到了秋天,张功水取得父亲的同意,把心一横,用小车推着五斗黄豆,到北泉寨给韩医生结了医药账。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王义廷的伤口基本痊愈了。恢复健康的他并没有急着要走,他要留下来报答张家的恩情。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村里藏了一年多,不可能一点风声也没有,好在村里亲戚本家就占了一多半,大家心照不宣,只对外村人保守着秘密。尽管如此,王义廷还是半公开半躲藏着。那时候张功水家住在下村的沟里,居住偏僻,也是个好处。不敢公开露面的王义廷,就在家里尽量帮着张家做些活儿。那年,他家翻盖门楼和西房,王义廷拿出在家学就得木匠手艺,把门窗和门楼上的木工、木雕等活儿全部揽下来,精心制作安装。直到现在,张家老子院里还保留着他的杰作。晚上就和已经担任村牺盟会主任和自卫队队长的张功水住在一起,张功水把在工作中学到的革命道理细细地向他讲解,使他对共产党的主张有了深刻了解,思想觉悟大有提高。

1941年春,身体完全康复的王义廷,思乡心切,他千恩万谢地告别了救他养他的张功水一家,踏上了返乡之路。王义廷走后,张家救养川军伤员的消息慢慢地传了开来,在作为太行抗日根据地腹心县的黎城传为佳话。抗日政府还奖了张功水家三石小米。当时中央日报的记者闻听此事,曾专门前来采访并作了报道。王义廷返家后,与张功水一直鸿雁传书,直到解放以后。

分享到:
0
上一篇: 申全胜传奇
下一篇: 鬼子百般恫吓 秋莲护定八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