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将士纪事

  将士回忆  |  将士纪实
当前位置:首页 > 将士纪事 > 将士纪实
将士纪实
邓小平一家在孔家峧村柏树院郭家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5-03-09   浏览次数:23397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杨尚军 

 黎城县孔家峧村郭海波家早年曾长有一棵千年古柏,因此被村人称为“柏树院”。抗日战争期间,柏树院曾是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首长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等的常住地,留下很多故事。其中,邓小平一家都曾在柏树院生活过,老房东郭建仁的媳妇曾喂养过邓小平的两个孩子,结下了深厚情谊。

邓小平第一次到柏树院是1938年初,和彭真等人住了3天。3、4月间,邓小平又与129师刘伯承、徐向前、陈赓、陈锡联等在郭家住了一段时间。此后,129师师部多次返回或途经孔家峧,邓小平也就与郭家成了常来常往的关系。1940年129师师部驻郭家时,郭海波的老爷爷(曾祖父)郭建仁时任村长,和邓小平年龄相差一岁,俩人很谈得来。邓小平曾经给郭建仁谈过他早期参加革命的事。说起当年在上海,去一个地方接头,去了以后在楼上接罢头,他先下楼走了,刚走几分钟,就有国民党特务赶来,把与他接头的人给抓走了。他幸亏先走了一步,要不也要被特务抓走,也不知道是谁告密了。还谈到,在百色起义后,那年冬天特别冷,部队往北走,有人在路上就冻死了。

郭家院主房后西北角长着一棵大柏树,树冠能遮住半个院,首长和战士到了郭家看见了都忍不住要搂一搂、量一量。八路军的电台天线就在柏树上竖着。早上,战士们在外出早操,首长们则多在大柏树下活动。彭德怀喜欢蹬蹬腿,刘伯承喜欢转转圈,邓小平则经常跑一跑。此外,首长们遇上事或思考问题,也表现的各有特点:彭德怀经常背着个手,在家里或院子里转来转去;邓小平则一边吸烟一边沉着冷静默不作声,卓琳不让他吸烟,但有时又不得不让他吸上一支。

郭海波的爷爷当时已经十几岁了,名字叫郭个斗。有一天,邓小平与彭德怀、刘伯承等在一起给他们的孩子商量着起名,看见郭个斗也在一边,就稍带提出给他换个有意义的名字。彭德怀提出叫“利民”好,就是长大后做有利于人民的事。邓小平说,“利”字有锋利的意思,太锋利易折,不如“宜”字好。从此,郭个斗就叫成了郭宜民。

邓小平和卓琳最先住在柏树院坐北朝南的客位房,后来住到南房西一间。他们的大女儿邓琳出生后不久就被卓琳带走去了外村,后来又回到郭家。有一次在院子里不小心摔了一跤,擦破了脸,让郭家人心里一阵紧张。邓琳在郭家期间,经常吃炒面。邓朴方出生后,郭海波的老奶奶(曾祖母)王引弟还给他做过两个多月的奶娘。卓琳十天半个月就捎个信、捎点东西过来,并来看过孩子几次。捎来或带来的东西有蔗糖、茶叶,缴获的日本牛肉罐头、饼干等。邓小平也来看过孩子一次。尽管当时邓小平夫妻和部队战士一样,吃得并不好,但是也尽量给郭家人带点礼物,茶叶、蔗糖、饼干什么的。卓琳还送给王引弟一套孩子穿的小衣服和小褥子。后来由于奶少,不够孩子吃,就捎话给邓小平(当时在左权县麻田)说明情况,邓小平就派来两人接邓朴方。郭建仁不放心,一路护送到了左权,路上还用水泡上饼干喂了邓朴方两遍。后来,又去左权看了一回邓朴方,回来说邓朴方可比在郭家胖了许多。

在郭家大门外30多米斜坡下有个水池子,池子旁边有个石盆,卓琳经常和首长家属与女干部战士一样在石盆内洗衣服;在郭家西房背后上场上,邓小平还和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领导人开过大会,检阅过部队。可惜的是,由于邓小平当时站在后排,个子比较矮,新华日报社记者拍照时又是从侧面拍的,所以在八路军首长检阅部队的照片上,邓小平被其他人挡住看不到了。

卓琳是一位考虑事情十分细心周到的人。在离开郭家以后,还惦记着郭家孩子该上学了,应该有书读的事。1941年夏,她捎给郭宜民一本同年4月冀太联办编辑出版发行的初版高级小学教材《国语第三册》。郭宜民带着这本书上学,由于学校没有教材,老师就借用这本书给学生上课,把书上的文章抄写到黑板上,让同学们再照着黑板抄下,进行学习。这本书在学校一用就是几年。1943年,邓小平和卓琳又回到郭家工作居住,将一个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盒子送给了郭建仁。郭建仁打开一看,是一罐茶叶,觉得十分珍贵,没舍得喝,保存了下来,至今已珍藏了70年。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南下过黄河前,邓小平还给郭建仁捎信,说他要走了。到上世纪90年代,河北省涉县的人到郭家,说抗战时期的老干部到北京去看望邓小平时,邓小平和卓琳夫妇还回忆起住在郭家时,孩子们多的一些情景。

 

             (作者供职于黎城党史办)

分享到:
0
上一篇: 追寻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在黎活动的足迹
下一篇: “伯承桥”的前身——涧沟木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