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将士纪事

  将士回忆  |  将士纪实
当前位置:首页 > 将士纪事 > 将士纪实
将士纪实
“伯承桥”的前身——涧沟木桥
发布时间: 2015-03-09   浏览次数:23597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吴建芳根据王雪芹讲述整理)

     

镶嵌于上遥小漳南渠的伯承桥,作为老区人民对当年转战太行,带领军民兴修水利、抗旱自救的老一代革命家刘伯承元帅的敬仰和怀念,早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培养教育了一代代新中国建设的后人。但随着前辈的相继离去,这座桥的前身----涧沟木桥及其设计者却越来越知之不多。

早在民国 15年(1926年),当时的中国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当局,为了缓和人民的仇视反抗,根据地方民众的反映,派员勘察设计,拨400块银洋,准备修筑上遥小漳南渠,勘察设计虽已经完成,但因接连不断的战乱,工程款被恶霸地主王绍文等中饱私囊,实质性的工作一直没有进行。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总部首长率领129师官兵在上遥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在抗击日军进犯的同时,军民携手广泛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那时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困难,在日寇经常不断烧杀抢掠的情况下,旱灾也空前厉害,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漳河水滚滚东流,田野里禾苗干枯,干旱绝收。

为战胜旱灾,造福千秋,刘邓首长从129师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点捐献给上遥,并建议边区抗日政府组织军民沿漳修渠自救。边区政府当即成立工程指挥部,全面展开了小漳南、漳北两条渠勘察设计和具体的施工部署。因小漳南渠1926年已经进行过测设,资料保存也较齐全,边区政府决定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组织施工。

土石方工程很快便敲定,分段到位,各段人马也纷纷进入各自工地开始施工。只是涧沟岸有一渡槽,因缺乏桥涵专业人才,迟迟没有人敢担当此工程设计的重任。这时,东柏峪有人向指挥部报告说,该村的李之甫可以完成此项任务。

李之甫早年在外地求学于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到国民政府就职,专门从事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这段时间正好在家躲避战患。边区政府马上派专人前去邀请,李之甫怀着对家乡人民炽热的感情,利用随身携带的测量器具,让其随行人员于当地的有识之士帮助支架仪器、扛标杆,用目测的方法,仅仅两三天的时间,便设计出一座轻便的木质渡槽,人们称之为涧沟木桥。该桥于1942年设计施工,1943年建成,当年上遥村通水,一直用了十来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县人民政府根据地方财力,组织上遥、西社、正社、东社四村民众重修漳南渠,将原木桥拆除并移后20米,建成了保存于现今的石拱渡槽,命名为伯承桥

分享到:
0
上一篇: 邓小平一家在孔家峧村柏树院郭家的故事
下一篇: 问证耆老忆当年 遍扣柴门寻红踪 ——129师师部东阳关三摒镇寻踪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