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八百里中太行山最高处,有着35亿年古陆基上的古黎城,走出了上古代表人物神农、炎帝,建立了初国,古黎国,开创了中华农垦的源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共产党深入太行山,进驻黎城,走出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等中央领导人,创立了黎城抗日根椐地,取得了抗战全国胜利。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走出了不同的人,才有了不一样的情怀和景致。如今的黎城县把古色古香的历史内涵、红色的革命圣火和雄壮威武的绿色山川河流串起来,精心打造祭奠祖先、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太行红山公园,捧给万千大众饕餮盛宴,堪称太行山上一奇葩。
古色古香的历史内涵
正于地理专家孙广兴所说,黎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满足农耕文明之前,远古人类基本生存的地方。现在的黎城县境是远古黎人族群于5000年前始发农耕时期长期定居和传承独有单传代表地。黎城靳家街古人类遗址证实,大约5000多年前新石器中晚期时代,黎城已有人类居住。

猫崖洞遗址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少在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黎城大地上劳动生息了。古黎人族群祖先,也是伏羲、炎帝等人群的祖先。新石器早期的耜耕农业已相当发达,这个时期正是神农时期随后进入始祖炎帝时代。神农/炎帝建立初国,尝百谷的历史动作就在古黎大地上,有发掘考证为证。



楷候就是黎候,说明黎城县西周时实存在一个黎国,这是发掘地下文物全国唯一能证明黎的物证。而且证实黎城就是国都。同时炎帝在黎城无疑。



黎城现存的全国最早记载炎帝获嘉禾之地,就是黎城的柏峪村。原名百谷村,古时谷、峪同音,正好与石碑记载相合。百谷村一直到清初才俗写柏峪村。此外,黎城东骆驼村建有五谷神庙,此庙有全国记载炎帝最早的石碑,还有北坊村的炎帝庙。黎城特有民俗农历七月十五“抡火弹”,反映了人们对农耕的崇拜。
黎城特色工艺,著名的“黎侯虎”布老虎。1998年,“黎侯虎”图案,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誉为中国第一虎。
有趣的是在塔坡墓地清理时,发现了玉虎。说明黎城在远古历史上虎一直是当地居民的图腾。

由此可知,炎帝建国耆国即黎国,国都在黎城靳家街遗址上,都城日耒邑。他们以国为姓,一直延续到春秋之时才告灭亡。黎城是黎族人群中黎姓的始祖地,更是姓氏祖先的始根地。“黎民百姓”由此而来。其他地方的炎帝传说,是其及其部落向外迁移的路过地和转移地。
炎帝和古黎国为黎城乃至上党地区增加了优秀厚重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全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农耕文化是构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传承的动力,更是中华精神家园的重要文明。(待续,资料真实可靠来源黎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