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留言反馈
首 页 消息动态 炎都尧乡 烽火岁月 人物访谈 红色百村 红色论坛 红色图志 历史记忆 红色视频 红色旅游 祭奠英烈 红色寻踪 抗战根基 红色文艺

消息动态

  红色动态  |  红色联播  |  黎城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消息动态 > 红色动态
红色动态
黎城是太行首个抗日根据地与抗日实验县
发布时间: 2015-11-24   浏览次数:2292   新闻来源:红黎城   【字体:

黎城是太行首个抗日根据地与抗日实验县

红黎城网讯:
 黎城抗日根据地与抗日实验县的诞生

19371118,太行山上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全区域完整执政县级人民民主政权——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399月,中共晋冀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召开,确定黎城为晋冀豫全区第一个也是晋东南唯一由区党委直接领导的抗日实验县。1939年年底,黎城县政权、武装、群众组织,从县到村,完全统一在党的领导之下,成为版图上完整,政权上统一的抗日完整县。

193777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911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仍称八路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118,太原失守,华北抗战结束了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阶段,进入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新阶段。遵照党中央关于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和石拐会议部署,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分兵深入五台山、晋西北和太行山脉日军未占领地区,创立抗日根据地。11月上旬,115师黎城工作团和129师黎城工作团相继抵达黎城,着手开辟黎城抗日根据地。

根据邯郸失守黎城危急的紧迫形势,工作团抵黎不久,即迅速开展建党建政建军工作。首先,在牺盟会协助下成立了中共黎城第一个党组织黎城党支部,随即领导发动了扣押准备弃城而逃的国民政府县长和预备投降事敌的四大绅士运动。19371118日,中共党员何公轸出任县长,宣告成立了太行山上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全区域完整执政县级人民民主政权——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

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我党领导的太行首个抗日根据地黎城根据地的诞生。193711月底,随着北社、乔家庄、西井等10余个党支部的相继成立,根据中共晋冀豫省委指示,中共黎城县临时工委宣告成立。同年12月底,中共黎城县委正式成立。到19384月,全县4个区都成立了区党委。至19388月,共建立起44个党支部,党员人数达到1000余人,初步形成了县、区、村三级党的组织体系。同时,遵照北方局《改造与建立县、区政府》的指示,自上而下逐步开展了对区村旧政权改造工作。先后在所属4个行政区建立了抗日民主区公所,撤换了一些政治反动和工作敷衍的编村村长,使区级政权和大部编村政权掌握在了共产党和抗日人民手中。

19383月,县委坚决解决了旧政府中消极抗日势力与我党争夺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权的西井事件4月,又果断粉碎了混入抗日人民武装中的阎部旧军人企图夺取抗日人民武装领导权并复辟阎锡山政府统治的柏官庄暴乱。从而将抗日民主政府和抗日人民武装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了党和抗日人民手中,保证了党在黎城的执政和抗日根据地的顺利创建。

建军方面,193712月下旬,黎城第一支抗日人民武装牺盟游击队成立。到19385月,全县共组建起4支地方抗日武装,总人数达到2000人。同时,普遍建立农民抗日自卫队,发展民兵达11750人。1938216日,晋东南抗战第一仗——川军东阳关阻击战打响。黎城地方武装除在邯长大道上破路炸桥,迟滞日军侵犯外,漳河游击队还在3月初发起古县伏击战,毙伤日军20余人,打响了晋东南地方武装抗日第一仗。并相继配属八路军主力参加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和第一次反九路围攻。19387月,黎城地方武装还走出家门,派遣牺盟游击队500余人跟随八路军主力出击平汉线。从而,在晋东第一个开展起游击战争(张南生194019日晋东武装工作会议上)。

此外,他们积极征兵,壮大部队,组建群众抗日救亡组织,建立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193712月底,黎城500名新兵加入115师东进冀鲁豫。这是抗战以来晋东南第一次大规模成批量和人数最多的参军运动。19385月,漳河游击队整体加入八路军挺进支队;8月,新华游击队亦整体加入八路军先遣支队。同时,19386月,成立了农民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及儿童团组织;9月,成立了工人抗日救国会。19394月,又成立了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会。全县参加各种抗日团体群众达5万多人。

193877,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和129师联合在下桂花村召开抗日一周年纪念大会,129师师长刘伯承出席并讲话,对黎城抗日根据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县委根据北方局在游击战争中,我党已成为政权与武装的重要领导者,因此,党应即公开的指示,第一次在黎城群众面前公开了党。这次大会,是黎城抗日根据地确立的标志。

19399月,中共晋冀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召开。会上,鉴于黎城地处太行根据地的腹心,又是太行区最早成立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实现中共完整执政和人民解放,以及最早创立成为中共领导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组成等因素,确定黎城为晋冀豫全区第一个也是晋东南唯一由区党委直接领导的抗日实验县(区党委民运部长兼宣传部长彭涛具体分工负责)。并下达抗日实验县的任务是:争取建成兴国第二,在粮食、民主、民生、武装、生产、群众团体建设和党的建设七个方面做出成绩,创造经验,带动全区。

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召开

黎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巩固与抗日实验县的取得一脉相承,互为因果。一方面,黎城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开辟是抗日实验县取得的坚实基础、选择依据和决定因素;另一方面,抗日实验县的取得也为黎城抗日根据地的最终巩固提供了别无替代的重要支持和有力保证。为了加强黎城抗日实验县的工作,使实验县真正取得经验,区党委调整加强了黎城的党政领导,调派区党委委员程式兰(女)担任黎城县委书记,苏华、陈玉山、张平、张国震、孙宝书、刘健夫、耿良、宋国英、张耀华等区委干部充实和加强各分区委领导,进一步推进了黎城各项抗日工作的开展。

1939年年底,黎城基本上完成了中共晋冀豫区党代会给予的各项任务:党组织得到了新的锻炼和发展;各级旧政权进一步得到改造;地方武装整编成为一支具有正规部队作战能力的坚强力量;自卫队和农、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得到发展和巩固;开展了民主民生与生产运动,完成了囤聚公粮任务;打退了日军对黎城县城的进占;防止了蒋阎反动分子在黎城配合十二月事变举行暴乱的可能。全县政权、武装、群众组织,从县到村,完全统一在党的领导之下,成为版图上完整,政权上统一的抗日完整县。

19403月,八路军总部在黎城南委泉指挥发起磁武涉林战役取得胜利,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41126日,在敌后抗战和根据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转折和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召开。以此为标志,黎城经过两年多的大发展,成为太行根据地内聚积一切抗日力量,坚持抗战的完整县和堡垒县,守卫太行区的南大门和太行抗日根据地中心之中心

此后,黎城抗日根据地和实验县的工作继续走在边区各县的前头,在开展群众抗日游击战争和根据地正规化建设,深入进行减租减息、民主建政,贯彻婚姻法、土地法、人权法,创建一道入口税制统一累进税制,实行三三制政权,精兵简政,掀起军民合作大生产运动,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各项事业,以及创建根据地发展道路、发展经验、发展理论各方面都做到了先行一步,成为晋冀豫及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领旗手和排头兵。

1943522,黎城军民团结奋战,打退日军对黎城的最后一次扫荡,率先赢得抗日战争局地胜利,成为黎城抗日根据地与抗日实验县取得成功的里程碑标志。

黎城抗日根据地率先诞生与抗日实验县赢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19371118,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何公轸担任县长,由此共产党在太行山第一次实现了完整执政、唯一执政与连续执政。整个抗战期间,黎城始终红旗不倒、灯塔长明,作为太行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赢得胜利的举旗手和排头兵,始终走在队列前头,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八路军坚持太行抗战中承受了巨大担当,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显著贡献。

1、首先,是谓地利,即自然的选择

黎城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腹心区,距长治市55公里,南北长51公里,东西宽35公里,面积1101平方公里。东邻河北涉县,东南接平顺,西北交武乡,北界左权,皆以山为界,南毗潞城,西连襄垣,以漳河为分。封闭偏僻,山高岭多,丘广林密,道路崎岖,地形复杂,物产丰富。太行山脉从西北部入境后分为东西两列,西列横亘与武乡、襄垣交界,山崇岭峻,东列延绵与涉县、平顺接境,交错盘结。战前共有大小道13条,其中邯长大道南从浊漳河畔赵店木桥或渡口入境,经县城过东阳关隘口出境,是晋东南出省交通要道,向有三省通衢之称。经济以农为主,自给有余,是晋东南有名的产粮区和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县。,

1937118太原失守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在抗战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战略家,敏锐洞察形势变化,适时准确把握时机,利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有利形势,积极主动地提出由运动战向游击战转变,并强调首先开展山地游击战,创建山区根据地,以使我军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1113,毛泽东明确电示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指出当前的任务是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战根据地。由此确立了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作战原则和进入日军及国民党军势力达不到的真空地带树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即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方针。

黎城封闭偏僻,相对独立,山多丘广,地形复杂。虽处太行腹心却有偏离晋东南之中心城市长治,虽扼邯长大道却有崎岖不便的地理环境与地形特性,依日军与国民党军的视角可谓鸡肋,在八路军看来则恰为宝地。加之多产粮食,自给有余,为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和建立山区根据地提供了绝好、天成的地理地形、势力空间和经济支撑。以此为代表的地利因素,构成了黎城抗日根据地与实验县成功创建赢得胜利的自然的选择

其次,是谓人和,即政治的选择

黎城是革命老区。早在1928年底就出现了最早的革命青年组织留潞、留并、留平学生联合会,相继进行了反斗捐反盐店反当铺等民生斗争并取得胜利,在民众心中播下了抗争的种子。1936年冬,黎城第一高小10余名师生最先加入牺盟会,陆续发展一批会员,并于19376月正式成立黎城牺盟分会。平津失守后,黎城在外一些师生陆续返乡,将之前留潞、留并、留平学生联合会重新组织成立为留平、留并、留潞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进一步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同时,也为黎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作了组织、人员和思想、舆论上的准备。19371118日,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太行山第一次实现了共产党的完整执政、唯一执政与连续执政。整个抗战期间,日军始终未能在黎城建立日伪政权或维持组织,始终未能在黎城站得住脚,是晋东南唯一、太行区罕见。

另一方面,是黎城群众政治意志坚定,爱国表现突出,宁死不做亡国奴。日军曾多次在黎城找寻代理人组建伪政权或维持组织,企图实行长期统治,俱遭到失败。特别是1939年秋日军第二次九路围攻晋东南,铁蹄所至各县纷纷维持,唯有黎城一枝独秀。在黎城,日军抓捕到曾留学日本的民主爱国人士谢好礼,威逼利诱其出任伪县长组织维持。谢好礼大义凛然,宁死不从,被《新华日报》誉为民族英雄。边区政府专门为他举行表彰大会,嘉奖气节凛然金匾。作为黎城人民坚贞大义的杰出代表,谢好礼所言我是中国人,决不给日本当走狗,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当亡国奴,正是黎城人民共同的铁骨铮声,坚实的上层基础与深厚的群众基础,共同构成了黎城抗日根据地与实验县成功创建赢得胜利的政治的选择

最后,是谓天时,即历史的选择

黎城设县于公元450年,抗战初期为山西省丙等县,属山西第三行政专署管辖。

193711月石拐会议后,八路军分兵深入晋东南各县,利用毛泽东所说阎锡山亦无主的形势,相继成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创建抗日根据地。黎城与和顺隔县(晋中辽县)北邻,是北进晋东南的必经之路,自然成为八路军进入晋东南的首入县。

此时,邯郸、武安相继失守,黎城面临陷落,国民政府县长田齐卿贪生怕死,扬言自己是外地人,可以一走了之。在此情形下,八路军工作团和黎城党组织研究认为,如不立即推翻不抗日的国民党黎城政府,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斗争和创建根据地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于是,发动群众扣押田齐卿上送处理。时任第三行署专员中共党员薄一波正好借机行事,任命同是中共党员且几天前才由延安转到山西,经杨献珍推荐派来牺盟会工作的何公轸担任县长兼牺盟游击队总队长。何公轸到任即宣布成立了黎城县抗日民主政府。黎城抗日根据地由此得以顺利诞生。这一连串的历史机缘偶然,成为黎城创建为晋东南及太行山首个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机遇必然

黎城根据地开辟创建过程中,作为太行山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始终保持的共产党执政完整县,以及八路军太行抗战最重要的后勤、兵工、金融和战略基地,顺理成章受到八路军与晋冀豫党的特别青睐与倾力支持——129师将其建为大本营,冀豫晋省委将其树为冀豫特委直属县和中心县,晋冀豫区委将其定为首个抗日实验县和唯一的公安保卫直辖县,八路军总部将其辟为拱中战略区和特别防区。绝无仅有的接天待遇与机缘巧合,构成了黎城抗日根据地与实验县成功创建赢得胜利的历史的选择

黎城抗日根据地与抗日实验县在太行抗战中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历史上,总共有过两次特区出现。一次是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道路,将深圳辟为经济特区。另一次就是在中国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将黎城确定为抗日实验县。正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确定深圳为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验区特区一样,黎城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日救亡和探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赢得胜利的实验区特区。也正如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排头兵,并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一样,黎城也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日救亡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赢得胜利的排头兵,并为中国全民族抗日救亡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赢得胜利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中国抗战特别是敌后抗战和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作用体现贡献,贡献决定地位。1984126日,邓小平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给予深圳以高度评价与肯定。而整个抗战时期,中共黎城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始终存在,黎城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实验县始终屹立,日本侵略军始终不能站稳脚跟,国民党政府始终未能再统治。无论风吹浪打、虎啸狼嚎,周边形势如何变幻,斗争环境怎样险恶,共产党在黎城始终保持完整执政。黎城抗日根据地和抗日实验县始终红旗不倒、灯塔长明,作为太行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赢得胜利的举旗手和排头兵,始终走在队列前头,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八路军坚持太行抗战中承受了巨大担当,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显著贡献。如果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那么,作为太行首个抗日根据地与抗日实验县,黎城就是其中的擎天一柱。(杨尚军)

分享到:
0
上一篇: 雄师摇篮 大军本营
下一篇: 我县八路军文化研究会应邀出席纪念霍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返回